|
在任何瀏覽器上方便地實現Ajax請求是每一個Ajax框架的初衷。Dojo在這方面無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支持。除了XMLHttpRequest之外,動態script、iframe、RPC也應有盡有,并且接口統一,使用方便,大多數情況下都只需要一句話就能達到目的,從而免除重復造輪子的麻煩。而且,Dojo一貫追求的概念完整性也在這里有所體現,換句話說,在使用Dojo的Ajax工具的過程中不會感到任何的不自然,相反更容易有觸類旁通的感覺,因為API的模式是統一的,而且這里涉及到的某些概念(如Deferred對象)也貫穿在整個Dojo之中。
Dojo的XHR函數
Dojo的XMLHttpRequest函數就叫dojo.xhr,除了把自己取名美元符號之外,這好像是最直接的辦法了。它定義在Dojo基本庫里,所以不需要額外的require就能使用。它可以實現任何同域內的http請求。不過更常用的是dojo.xhrGet和dojo.xhrPost,它們只不過是對dojo.xhr函數的簡單封裝;當然根據REST風格,還有dojo.xhrPut和dojo.xhrDelete。
這些函數的參數都很統一。除了dojo.xhr的第一個參數是http方法名之外,所有的dojo.xhr*系列函數都接受同一種散列式的參數,其中包含請求的細節,例如url、是否同步、要傳給服務器的內容(可以是普通對象、表單、或者純文本)、超時設定、返回結果的類型(非常豐富且可擴展)、以及請求成功和失敗時的回調。所有dojo.xhr*函數(實際上是所有IO函數)返回值也都一樣,都是一個Deferred對象,顧名思義,它能讓一些事情延遲發生,從而讓API用起來更靈活。
下面的兩個例子可能會帶來一點直觀感受:
dojo.xhrGet({
url: "something.html",
load: function(response, ioArgs){
//用response干一些事
console.log("xhr get success:", 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必須返回response
},
error: function(response, ioArgs){
console.log("xhr get failed:", 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必須返回response
}
})
//Deferred對象允許用同步調用的寫法寫異步調用
var deferredResult = dojo.xhrPost({
url: "something.html",
form: formNode, //Dojo會自動將form轉成object
timeout: 3000, //Dojo會保證超時設定的有效性
handleAs: "json" //得到的response將被認為是JSON,并自動轉為object
})
//當響應結果可用時再調用回調函數
deferredResult.then(function(response){
console.log("xhr get success:", 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必須返回response
})
NET技術:用Dojo實現Ajax請求:XHR、跨域、及其他,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