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P協議是一個基本的網絡協議,基本上所有的網絡服務都是基于TCP協議的,如HTTP,FTP等等,所以要了解網絡編程就必須了解基于TCP協議的編程。然而TCP協議是一個龐雜的體系,要徹底的弄清楚它的實現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所幸的是在.NET framework環境下,我們不必要去追究TCP協議底層的實現,一樣可以很方便的編寫出基于TCP協議進行網絡通訊的程序。
要進行基于TCP協議的網絡通訊,首先必須建立同遠程主機的連接,連接地址通常包括兩部分——主機名和端口,如www.yesky.com:80中,www.yesky.com就是主機名,80指主機的80端口,當然,主機名也可以用IP地址代替。當連接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這個連接去發送和接收數據包,TCP協議的作用就是保證這些數據包能到達終點并且能按照正確的順序組裝起來。
在.NET framework的類庫(Class Library)中,提供了兩個用于TCP網絡通訊的類,分別是TcpClient和TcpListener。由其英文意義顯而易見,TcpClient類是基于TCP協議的客戶端類,而TcpListener是服務器端,監聽(Listen)客戶端傳來的連接請求。TcpClient類通過TCP協議與服務器進行通訊并獲取信息,它的內部封裝了一個Socket類的實例,這個Socket對象被用來使用TCP協議向服務器請求和獲取數據。因為與遠程主機的交互是以數據流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傳輸的數據可以使用.NET framework中流處理技術讀寫。在我們下邊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使用NETworkStream類操作數據流的方法。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將建立一個時間服務器,包括服務器端程序和客戶端程序。服務器端監聽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建立連接以后向客戶端發送當前的系統時間。
先運行服務器端程序,下面截圖顯示了服務器端程序運行的狀況:
然后運行客戶端程序,客戶端首先發送連接請求到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回應后發送當前時間到客戶端,這是客戶端程序的截圖:
發送完成后,服務器端繼續等待下一次連接: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了解TcpClient類的基本用法,要使用這個類,必須使用System.NET.Socket命名空間,本例用到的三個命名空間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NET.Sockets;
using System.Text;//從字節數組中獲取字符串時使用該命名空間中的類
NET技術:用C#實現基于TCP協議的網絡通訊,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