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 Factory Pattern (簡單工廠模式)
特性:
- 把類的實例化工作,集中到一個「工廠類」去處理,亦即將 new instance 的工作,都交給一個「工廠」去處理,而不要分散寫在各個類中。
- 客戶端程序,與創建實例 (對象) 的工作必須隔離,亦即「解耦」,客戶端程序只要專注于自己的業務邏輯。適用于客戶端程序在開發過程中,尚無法預知要創建的具體類型。
- 產品具體的實現能和客戶端隔離,便于事后抽換。
Simple Factory Pattern (簡單工廠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工廠方法模式),在實作的代碼中,有時很難明確去界定此二者。Simple Factory 的特性,如前所述,在于將創建實例 (new instance) 的工作,集中由特定的一個「工廠類」來處理,避免寫在各個類中,以方便日后添加新功能,和修改既有的功能。
如下「進口水果」的代碼,為 O'Reilly 的「C# 3.0 Design Patterns」這本書籍 [1] 第五章的 Factory Method 示例。乍看之下,我覺得它比較像 Simple Factory Pattern,因其仍將創建實例,和部分邏輯判斷的工作,都集中在一個 工廠類 (Creator1 類) 去處理,導致日后要添加新功能 (多引進一個國家的水果),或要修改判斷「進口月份」的邏輯時,仍要修改 server-side 的這個「工廠類」,而無法只修改 client-side 的 Page_Load 方法,違背了「開放-封閉」原則。
但這個示例,要實例化哪個類型,是由「工廠類」以及客戶端 (水果店主人) 的 Page_Load 方法,共同決定的。透過 IProduct 接口,看似隔離了客戶端程序、具體 Product 的依賴關系,但客戶端程序仍有創建對象的決定權,因此其與創建實例 (對象) 的工作并未真正隔離。

SimpleFactory.ASPx.cs
using System;
//這個示例事實上算是一個 Factory Method Pattern
public partial class SimpleFactory : System.Web.UI.Page
{
//客戶端調用(Client-Side)。這個示例的客戶端,如同一間水果店的店主人。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reator1 c = new Creator1(); //工廠類實體
IProduct product;
//由客戶端決定要具體實例化哪些類型。
//但此示例的特點,為客戶端不需要知道產品類型。
for (int i = 1; i <= 12; i++)
{
//客戶端不需要知道產品類型。把創建哪種具體產品的決定,委托給了工廠方法
product = c.factoryMethod(i);
Response.Write("水果進口, " + i + "月: " + product.shipFrom() + "
");
}
}
//這個示例,要實例化哪個類型,是由「工廠類」以及 Client-Side 的 Page_Load() 方法,共同決定的。
//透過 IProduct 接口,看似隔離了客戶端程序、具體 Product 的依賴關系,
//但客戶端程序仍有創建對象的決定權,因此其與創建實體 (對象) 的工作并未真正隔離。
//即使日后修改了某個子類 shipFrom() 里的實作方式,對客戶端不會有影響,
//客戶端只要知道如何操作 shipFrom() 去進口水果即可。
}
//所有的產品,必須實現這個接口。如此一來,先建立一種「契約」,
//以后要增添、修改產品時,就可由這個接口(或抽象類)來操作。
interface IProduct
{
//隱藏實現細節。
//事前不知道要創建哪種類的實體(產品),延至 Creator1 類或「客戶端」中實現。
string shipFrom();
}
//單一職責原則,每一個類都只負責一件具體的事情。
// 臺灣的水果供貨商。
class ProductA : IProduct
{
public string shipFrom()
{
return " from 臺灣";
}
}
//單一職責原則,每一個類都只負責一件具體的事情。
// 美國的水果供貨商。
class ProductB : IProduct
{
public string shipFrom()
{
return "from 美國";
}
}
//單一職責原則,每一個類都只負責一件具體的事情
class DefaultProduct : IProduct
{
public string shipFrom()
{
return "不進口";
}
}
//工廠類 (水果采購人員),負責創建實體(采購水果)。只有這個類,知道如何創建這些產品的邏輯
class Creator1
{
//日后若引進新產品 (多引進一個國家的水果)、修改舊產品,可集中在這里抽換;
//但缺點亦如是,亦即仍需修改這里的 Server-Side 代碼,必須修改此一工廠類。
//此處做法,偏向「簡單工廠模式」的實體創建。
public IProduct factoryMethod(int month)
{
if (month >= 4 && month <= 11)
return new ProductA();
else
if (month == 1 || month == 2 || month == 12)
return new ProductB();
else
return new DefaultProduct();
}
}
//另一個工廠類
//class Creator2
//{
// public IProduct factoryMethod(int month, int day)
// {
//
不同的水果進口方式
// }
//}
/*
執行結果:
水果進口, 1月: from 美國
水果進口, 2月: from 美國
水果進口, 3月: 不進口
水果進口, 4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5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6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7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8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9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10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11月: from 臺灣
水果進口, 12月: from 美國
*/
//
NET技術:C# Design Patterns (1) - Factory Method,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