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已經(jīng)沒有人會使用上一篇文章中的方法進行URL Rewrite了,因為提供URL Rewrite的組件早已鋪天蓋地了。
ASP.NET級別的URL Rewrite組件的原理很簡單,其實只是監(jiān)聽BeginRequest事件,并且根據(jù)配置來決定目標URL。在我之前接觸過的項目中,發(fā)現(xiàn)使用URLRewriter作為URL Rewrite組件的頻率非常高,我想可能是因為那是微軟提供的東西吧。
如果要使用URLRewriter,首先自然就是在web.config中配置一個HttpModule:
<httpModules>
<add name="ModuleRewriter"
type="URLRewriter.ModuleRewriter, URLRewriter" />
httpModules>
然后就是進行配置了(注:強烈建議使用configPath屬性將配置提取成額外的文件,便于管理):
<configSections>
<section name="RewriterConfig"
type="URLRewriter.Config.RewriterConfigSerializerSectionHandler, URLRewriter" />
configSections>
<RewriterConfig>
<Rules>
<RewriterRule>
<LookFor>~/tag/([/w]+)/LookFor>
<SendTo>~/Tags.ASPx?Tag=$1SendTo>
RewriterRule>
Rules>
RewriterConfig>
正則表達式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東西,能匹配,能捕獲。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把符合LookFor條件的“/tag/xxx”重新定位到Tags.ASPx頁面上,并且將xxx作為Tag這個QueryString項的值,這樣就能夠在代碼中通過HttpContext.Request.QueryString["Tag"]來獲得該值了。
URLRewriter的功能對于大多數(shù)應(yīng)用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但是我總是不喜歡。但如果非要問我不喜歡的原因,我也難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可能僅僅是這個配置方式的問題吧。在使用URL Rewriter時,配置段往往會非常長,每個配置項需要從到共4行代碼,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項目都很容易出現(xiàn)上百行的配置。“這也太XML了”,我想,為什么不用XML Attribute呢?這樣每個配置項就能縮短為1行了——不過,這是題外話。
所以如果我目前要做URL Rewrite,往往用的是Intelligencia出品的開源組件UrlRewriter.NET。雖然這個名字和前一個非常相似,但是功能卻遠超前者。該組件在使用上和URLRewriter比較接近(其實似乎所有的URL Rewrite組件都差不多),我們要做的也只是配置:
<configSections>
<section name="rewriter"
type="Intelligencia.UrlRewriter.Configuration.RewriterConfigurationSectionHandler,
Intelligencia.UrlRewriter" />
configSections>
<rewriter>
<rewrite url="^/User/(/d+)$" to="~/User.ASPx?id=$1" processing="stop" />
<rewrite url="^/User/(/w+)$" to="~/User.ASPx?name=$1" processing="stop" />
rewriter>
<system.web>
<httpModules>
<add name="UrlRewriter"
type="Intelligencia.UrlRewriter.RewriterHttpModule,
Intelligencia.UrlRewriter" />
httpModules>
system.web>
我們主要來看一下重寫規(guī)則的配置項。與URLRewriter不同的是,UrlRewriter.NET使用了我喜歡的每規(guī)則一個節(jié)點的方式,這讓整個項目的重寫規(guī)則簡潔不少。不過processing="stop"又是什么意思?這就要談到UrlRewriter.NET在處理重寫規(guī)則時的方法了。UrlRewriter.NET在找到一個匹配的重寫規(guī)則時,不會就此停止,而會繼續(xù)尋找其余的匹配項,最終生效的則是能夠匹配當前請求的最后一個重寫規(guī)則。如果我們需要UrlRewriter.NET在找到某個匹配項之后即生效,就需要將processing屬性設(shè)為stop。例如在上面的配置里,如果“/User/”后緊跟著數(shù)字,則會使用用戶ID進行查找,否則則認為當前所提供的是用戶名。
如果UrlRewriter.NET僅僅是因為配置上顯得比較簡潔,它與URLRewriter相比實在沒有什么優(yōu)勢。但是UrlRewriter.NET的能力遠不止此,我們剛才使用的其實只是它提供的Action之一,初次之外它還提供了許多Action:
- if
- unless
- rewrite
- redirect
- setstatus
- forbidden
- gone
- not-allowed
- not-found
- not-implemented
- addheader
- setcookie
- setproperty
光有Action還不夠,UrlRewriter.NET還提供了Condition、Transform、Default Document、 Parser、Error Handler、Logger等功能,并且能夠通過Expression來“表示”復(fù)雜的邏輯。這哪還是配置,簡直就是編程了!沒錯,用UrlRewriter.NET完全就可以通過配置來將一些請求——回復(fù)的邏輯表示出來,這無疑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在這里我不可能詳細說明UrlRewriter.NET的方方面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它官方網(wǎng)站所提供的Reference來一窺究竟。
“得組件如此,夫復(fù)何求”,不過我在這里還是要推薦另外一個組件。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UrlRewriter.NET還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嗯?不是能自行擴展嗎?沒錯,可是——先賣個關(guān)子,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中來說明這個問題。UrlRewriter.NET提供了ASP.NET層面上的URL Rewriter。如果要在IIS層面上進行URL Rewrite,那么還必須使用其他方式。ISAPI Rewrite是IIS層面上進行URL Rewrite的著名組件,很可惜這是個商業(yè)組件,需要我們使用美刀來購買。因此我在這里推薦另一個開源產(chǎn)品:IIRF(Ionic's Isapi Rewrite Filter)。
由于是在IIS層面進行URL Rewrite,IIRF的配置方式和UrlRewriter.NET是不同的。如果要使用IIRF,則需要將IsapiRewrite4.dll添加到Web Site的ISAPI Filter列表中:
IIRF是通過ini文件來配置的,IsapiRewrite4.ini與IsapiRewrite4.dll放在同樣的目錄中即可:
RewriteRule ^/User/(/d+)$ /User.ASPx?id=$1 [I, L]
RewriteRule ^/User/(/w+)$ /User.ASPx?name=$1 [I, L]
IIRF的重寫規(guī)則是“RewriteRule []”,每個部分之間的空格數(shù)目沒有限制,不過一定要是空格,而不能是Tab等其他空白字符。“url-pattern”和“destination”自不必多說,關(guān)鍵在于modifier。IIRF的modifier有不少,在這里我先只介紹上面用到的兩個。“I”表示匹配時大小寫無關(guān),“L”的作用和UrlRewriter.NET里的processing="stop"類似,IIRF在找到該匹配項時立即生效,而不會繼續(xù)查找下去。
IIRF雖然是一個開源的組件,但是功能依然比較強大。尤其是結(jié)合了RewriteCond(Rewrite Condition)之后,可以實現(xiàn)比較復(fù)雜的重寫規(guī)則。例如以下的配置則把UserAgent里包含Googlebot字樣的根目錄請求重寫到某個特定的資源上:
RewriteCond %{HTTP_USER_AGENT} ^Googlebot.*
RewriteRule ^/ $/Googlebot.html [L]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兩種組件Rewrite的區(qū)別。顯然,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們是不同層面上的重寫,下面的兩幅示意圖就描述了在兩種情況下它們是如何將原本應(yīng)該得到“404 Resource Not Found”結(jié)果的“/User/jeffz”請求重寫至“/User/name=jeffz”的。
首先是UrlRewriter.NET在ASP.NET層面上的URL Rewrite:
接著是IIRF在IIS層面上的URL Rewrite:
有了這兩個組件,相信我們已經(jīng)再也不需要其他東西來實現(xiàn)URL Rewrite了。
相關(guān)鏈接:
(4)不同級別URL Rewrite的一些細節(jié)與特點
NET技術(shù):重提URL Rewrite(2):使用已有組件進行URL Rewrite,轉(zhuǎn)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