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每個前端工程師都有自己喜愛的Javascript框架,說情感也好,道信仰也罷,Javascript框架帶給人的不僅僅是便捷的開發,更有一種純粹的邏輯美感,不管是jquery曼妙的簡潔,還是yui魔術般的沙箱,都使我們產生無窮的想象。然而,js框架卻又必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完美無瑕,比如jquery在OO方面做出的讓步,以及yui在性能上做的犧牲,無不給人傳達一種缺憾美、一種理想的現實主義。今天,我們來看看yui3在框架設計中的這些犧牲和讓步,以便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yui3的全貌,并將其優勢發揮至最佳。
1、種子的一步到位 or 顆粒化
所謂種子一步到位是指只要在頁面引入一個種子文件的script標簽,比如prototype和jquery,只要引入一個prototype.js或jquery.js就可以了,他們將各自對dom操作和event的封裝等等都囊括進一個文件中,并盡力將其做到最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使用框架非常簡單。然而yui將這些功能做了級別劃分和顆粒化設計,從概念上抽象出來“核心”、“工具”和“組件”,每個小功能放在一個文件當中,需要的時候則要自行去引用,yui文檔中給出的大量demo都采用這種方法,這種設計顯然不像jquery那樣對初學者友好,而且使用起來不夠傻瓜,為了實現一個小功能,甚至要引入三四個js文件。yui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yui實在太大,把所有功能都搞進一個文件中確實有點不靠譜,二是為其動態加載的框架設計做鋪墊。
2、手動引入 or 動態加載
往頁面中寫js的傳統方法是,直接將js文件作為script標簽路徑寫在頁面中,使用yui也可以這樣引入頁面,但yui更推薦使用loader進行動態加載。動態加載腳本的淵源很復雜,目前來看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頁面中手寫js標簽無論如何都會占用一個http請求,即使這個請求是一個304,動態加載的文件緩存后則不必發起真實的http請求,其二,動態加載可以實現按需加載,而且可以根據js文件之間的依賴進行去重和排序,手寫標簽加載js文件則必須讓開發者去額外關注一下文件的排序、重復等等,其三,動態加載有利于頁面代碼的語義化,這使得開發者只關心“需要什么”,而不用去在意“如何得到”。當項目變得越發臃腫,維護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這中小技巧會有不小的好處的。
3、邏輯啟動的單一入口 or 沙箱
我們在頁面中啟動一個js邏輯通常是放在一個類似onDomReady的方法中,如果頁面中存在多個邏輯的時候怎么辦呢?比如,a實現了邏輯A,頁面代碼是這樣的
<script src=”logicA.js” />
<script>
$.onDomReady(function(){
LogicA.start();
});
</script>5、顆粒化 or http請求數
這的確是一對矛盾,顆粒化帶來了項目開發、管理、和代碼重用的高效率,卻又引入了更多的http請求數,好在yui提供了combo,可以將所有的http請求合并成一個。只需在YUI引入的時候配置下combo屬性即可,高顆粒化的請求數瞬間降低一倍以上。在之前做雅虎關系的時候,在yui2和yui3pre并存的情況下,可以將請求降低到4個,yui2和3各一個種子,各自一個combo。當然這是在hack掉yui的loader的前提下。yui默認不會合并非yui文件(更多細節可以閱讀基于yui的團隊開發)。即使這樣,我們仍然可以控制我們的http請求數,在不hack yui的情況下,可以解決部分性能問題。
6、懶惰加載 or 即時加載即時執行
上文提到,邏輯依賴沙箱,沙箱依賴的js文件則是延時加載的,這樣就導致一個問題,當頁面比較龐大的時候,會等待頁面js加載完畢才會渲染動作,這樣的用戶體驗不佳,而即時加載即使運行則可以渲染出模塊后隨即渲染動作,當網速一定的時候,兩者看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yui 動態加載的機制比較折中的處理了這個問題,A邏輯需要a.js,B邏輯需要b.js,A邏輯則只會在a.js加載完成后執行,而不管b.js是否加載完成,而當A需要a.js和b.js的時候,A則需要等待a.js和b.js都加載完成才會執行,B邏輯只需判斷當前是否已經加載b.js,如果b.js已經在其他模塊中引入進來,B則可以立即執行。但確定的是,所有的js的引入一定是在domReady后執行的,也就是說,不管怎樣,動作的渲染一定是在頁面html結構出來后才開始執行的,用戶體驗上還是會有損失。
7、面向接口的設計 or 面向dom的設計
我們知道jquery的插件習慣將所有的動作都加載到一個$(‘#id’)上,使用的時候只要執行類似$(‘#id’).init()即可。這看起來簡潔明快,開發者的邏輯的思路也始終沒有離開“節點”,很方便理解,而對yui3 的node擴展就不那么方便,從yui3的pre版到正式版,對node擴展的方法在不斷的修改(更多細節看這里:擴展yui3 node的定時器),這也可以看出yui設計者在對node擴展性設計時的糾結和苦惱:要不要允許開發者去擴展node節點呢?大概是因為設計者們對prototype先天的弊端心有余悸。目前看來,設計者還沒有完全走出糾結,盡管對node擴展相比yui3第一個預覽版方便了很多,開發者仍然不能像寫jquery插件那樣優雅自如的對node進行擴展。相反,zakas卻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widget接口的設計上,在這一點上,相比jquery,yui3則具有無可限量的優越性,因為在yui3中,組件不僅僅是組件,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他可以出生,可以成長,可以被改造,可以死亡,組件在這些復雜的運行時環境中自我錘煉,因此,一個復雜頁面在yui3的技術體系中,變成了一個由無數組件鏈接而成的生態系統,這種生物鏈所帶來的設計創新和新視野是其他js框架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越的。關于yui3的組件開發更多細節可以參照:基于yui3的組件開發1 和 克軍在D2上的分享《從yui2到yui3看前端的演變》。
8、苗條的身材 or 龐大的身軀
說到這里,大概會有很多人拍磚。其實jquery和yui同屬兩類不同的js框架,一個苗條纖細,一個身重如山,兩者之間其實沒有什么水深火熱,只是使用范圍不同罷了,類似jquery的輕框架的使用范圍是博客級別的小網站,尤其適合單人開發,代碼寫一次不再修改,而且很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給初學者帶來自信。yui則使用與企業級的項目中的團隊開發,項目維護周期遠遠超過開發周期,因此yui性能一定比不過jquery,jquery的續航能力也一定不如yui,沒有最優秀,只有最適合。當然這自然也擋不住我個人對迷人的jquery的喜愛,只要我們能從各個js框架學到東西,能提高自己做前端架構的能力,就ok。
說了這么多,其實只有一個觀點,人無完人,框架無完框架,缺憾之處必有權衡。以上YY,歡迎拍磚!
it知識庫:YUI3設計中的激進和妥協,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