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 mind to your mind. My thoughts to your thoughts... -- Mr. Spock
什么是結對輔導
在前面的兩篇敏捷咨詢工具箱中,我分享了如何做讀書寫代碼活動和OO訓練營。認真的做好這兩項活動之后,團隊的開發(fā)設計能力會提升一個臺階。對于有經(jīng)驗和有能力的團隊,他們可以直接把這些技術和思想直接應用到項目中。但有一些團隊還需要進一步的跟進。那我們如何進一步的跟進,保證大家能把這些技術應用到項目中呢?
這對一個敏捷咨詢顧問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在很多人眼里,顧問就是那些能說會道,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但都是只會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為團隊帶來麻煩,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我承認,顧問的好名聲就是曾經(jīng)被這樣的人給敗壞了。那顧問如何才能深入團隊,解決他們的真正問題呢?答案是把顧問放到一個具體的項目團隊里面,為團隊成員提供結對輔導。那什么是結對輔導呢?
結對輔導來源于極限編程的一個開發(fā)實踐──結對編程:
“結對編程,就是兩個開發(fā)人員用一臺電腦一起編程。一個人操作鍵盤和鼠標,充當駕駛員的角色。另一個人在旁邊觀察和思考,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充當著領航員的角色。同時,兩個人會頻繁的進行角色互換。”
我們把這項實踐運用到咨詢中,我會去一個項目團隊,和大家一起工作,用結對的方式對團隊中不同角色的人進行輔導。我會和開發(fā)人員一起結對,指導他們如何做開發(fā)和設計;我會和業(yè)務分析師一起結對,指導他們如何做寫用戶故事,如何做需求分析;我會和項目的經(jīng)理一起結對,指導他們如何管理項目和團隊,如何系統(tǒng)思考,如何主持各種會議等等。下面分享我是如何對開發(fā)人員進行結對輔導,指導他們在真實項目中進行TDD開發(fā)和設計。
如何輔導一名主開發(fā)人員做TDD開發(fā)和設計
我在一個客戶那里,結對輔導了一個主開發(fā)人員。我們一起用了三周時間,完成了一個完整的用管理功能模塊,這個功能大致分為6個左右的用戶故事。我們是在C語言的開發(fā)環(huán)境下,使用TDD的編程方式。下面將分享我是如何做的結對輔導。
梳理需求
在結對開發(fā)開始之前,我和她花了一天的時間,從下面幾個方面對需求進行了梳理:
- 以前是否有用戶管理功能,它的業(yè)務流程是什么樣的?
- 為什么要做一個新的用戶管理功能?
- 新的用戶管理流程會是什么樣的?
- 每個需求的內容是什么?它的功能范圍是什么?背后的價值是什么?
- 有哪些驗收用例,這些用例是否全面和具體?
- 測試人員如何驗收?這些需求是否可以端到端的進行完整測試?
通過這樣的提問和交流,我們完整的把這些需求梳理了一遍。同時也把遇到的一些不合理用戶故事做了重新劃分。
糾正錯誤的編程習慣
第二天,我們開始結對編程。剛開始結對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從別的地方拷貝了一堆代碼,修改了一些,可以編譯通過。她想在這碓代碼的基礎上開發(fā),這也是典型的復制&粘貼式的開發(fā)方法。我們花了很長時間討論了這個問題。復制和粘貼是邪惡重復代碼產(chǎn)生的根源之一,這顯然是錯誤的編程方法和習慣??墒撬齾s習以為常,并不覺得有什么錯,按照她的話說:有現(xiàn)成的代碼,拷貝過來修改一下有什么錯。激烈的討論之后,最終以雙方的妥協(xié)和各自讓步達成了一致:
- 這些代碼是有價值的,它只是用來做Spike,驗證一些功能是否可以實現(xiàn)
- 但是Spike之后這些代碼需要扔掉的,作為妥協(xié),她愿意把這些代碼全部注釋起來(舍不得這些破爛)
- 用TDD的方式寫代碼,先寫測試后寫代碼,沒有測試失敗就不要寫代碼,重構代碼除外
真正的TDD開發(fā)
我要求她使用TDD開發(fā)即測試驅動開發(fā)。先寫一個測試,運行測試失敗,然后再寫業(yè)務代碼??墒?,她上來就反對:“費那事干嗎,一次把所有的測試都寫完了再寫實現(xiàn)代碼,這樣豈不是更快?”。我先是無語,然后便開始說服她,告訴她這叫小步前進,就是把復雜問題分解開,從最簡單問題的開始,一步一步的前進,這樣開發(fā)才有節(jié)奏,每一小步都會有反饋(測試失敗,實現(xiàn)業(yè)務代碼,測試通過),整個開發(fā)過程可控可駕馭。我苦口婆心說了半天,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于是我問她:“你為什么要一次寫完所有的測試?”。她的回答讓我恍然過來:“因為我想到了很多測試場景,如果沒有寫下來,我擔心自己后面會忘掉”
啊哈!我終于搞明白了她的顧慮。這個好辦,我們拿了一張卡片,然后把想到的測試場景全部寫到卡片上。實現(xiàn)完一個小功能,就在上面做個標記。這樣在做TDD開發(fā)的時候,就可以專注寫一個測試,有了一個失敗測試之后,讓測試通過是壓倒一切的任務。這樣的開發(fā)過程很專注,思維不容易發(fā)散,任何時候想到了其它相關的問題,就及時的紀錄在卡片上,等后面再實現(xiàn)。
在我的嚴格要求之下,她開始了TDD方法,先寫一個測試再寫業(yè)務代碼。我的目標是把她培養(yǎng)出來,所以我們采取了是教練式的結對方法:我提出想法,她操作鍵盤和鼠標寫代碼(有時候我會為她寫一些測試代碼)。結對也是一個引導的過程,有了一個新的測試之后,第一步是要讓測試通過,這時不用去追求代碼的優(yōu)雅,只要測試通過就可以了,然后我會提出代碼中的壞味道,和她一起討論,問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如何讓代碼更能表達業(yè)務意圖?如何在同一個層次上編程等等?引導她一步一步的進行重構。
下面這張圖是一步步用TDD方式產(chǎn)生的用戶登錄功能的測試用例:
就這樣,用了三周左右的時間,我們一起完成了這個功能模塊的開發(fā)。三個星期的結對下來,我也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 在同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開發(fā)人員進行結對輔導的時候,前面會有一個挑戰(zhàn)的磨合期。因為他們一般都積累了自己的一套成功的編程方式和習慣,這樣導致他們對新的TDD開發(fā)和簡單設計有抵觸的情緒。這樣就需要顧問一步一步的引導說教,讓他們切實體會到新開發(fā)方法的好處。
- 結對輔導需要兩個人緊密的協(xié)作,剛開始肯定會有一些工作方法和習慣上的沖突。如果對方不認可敏捷的開發(fā)方法時,不要一味的說教,一定要先溝通和交流,詢問為什么不愿意這樣做,了解清楚對方的顧慮和擔憂之后,對癥下藥,提供一些實踐解決對方的顧慮。
- 有時候我們的建議遭到拒絕,往往并不因為是建議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建立好信任和領導力。
關于作者
錢安川,ThoughtWorks公司高級軟件咨詢師、敏捷過程教練、資深講師、Team Leader、開發(fā)者、 BeiJing Open Party組織者和主持人。個人博客:敏捷開發(fā)訓練。
it知識庫:敏捷咨詢工具箱(三)──結對輔導,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