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說時間管理是一門藝術,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技巧。藝術首先需要長時期的學習和揣摩,然后在創作時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精雕細琢,藝術家可以每天花十幾個小時來思考如何進行藝術創作,可誰會每天花十幾個小時來規劃今天自己要做什么呢?生活的技巧則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生活、工作的實踐總結出來的行之高效的方法論,技巧往往并不高深,看似都是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但區別就在于,如果您重視、學習并掌握它,那么您就能很好地操控您的工作和生活進而駕馭您的人生,但如果您因為它不夠“高深”而忽視它,那么您的生活和工作往往很難持續地邁上新的臺階。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先天有很多條件都是不平等的。“人人平等”只是一個需要人類后天去努力實現的目標和口號,人真的“生來平等”的,大概也就是時間了。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輩子的時間,每天24小時,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沒有誰的一天里會多一分一秒,也沒有誰的一天里會少一分一秒。脫離了奴隸制社會之后,時間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支配的資源。但越是容易得到的資源,似乎就越不是稀缺資源,我們往往也容易忽視它或者不珍惜它。但是恰恰相反,時間是人生里最稀缺的資源!有人說:“我缺錢!時間倒不怎么缺,每天反而閑得慌。”老話常講,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缺錢可以去掙,只要有胳膊有腿,哪怕是去餐廳洗碗,都是一份收入來源,只要有一顆上進的心,就不會一輩子在餐廳洗碗。然而時間卻不一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感動上天,把自己的時間改成一天25個小時。時光在飛逝,當我寫到這里的時候,本文剛開頭時的那些美好時光就再也回不來了,哦,上一句的也回不來了!
我們要分清楚為什么說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這里所說的時間,并不是指壽命,壽命有長有短,有人體質好又喜歡鍛煉加上心態平和性格開朗,有可能長命百歲;有人體質不好工作壓力大生活條件差,就可能英年早逝。從壽命的角度來說,人與人的差別是參差不齊的,但是撇開我們參加工作之前的那十幾二十年光陰、再拋開退休之后享受天倫之樂的那些時光,中間真正可以用于我們每個人為提高生活品質、實現人生價值而奮斗的時間,實際上是差不多長的,再想想這些時間里我們如果繼續剔除吃飯、睡覺和娛樂的時間,還剩多少呢?
這么算下來之后我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我們每天都很忙!是的,我們每天都很忙,如果您的工作很悠閑,那您就不可能會意識到“時間管理”這個概念。然而我相信,絕大多數上班族乃至大學生、研究生的時間都是很緊張很寶貴的,我們每個人時刻都希望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不斷地上臺階、不斷地晉升、不斷地得到別人的認可……由此,我們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然而上天不會因為我們要發奮了,于是就往我們每天的時間賬戶上多劃兩個小時,也不會因為誰每天過得太清閑太無聊,就從他的時間賬戶上劃走兩個小時來彌補虧空。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是最公平的,這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時間管理應該時刻牢記的最基本原則。
那么應該怎么辦?與時間賽跑,可能是大多數讀者朋友首先能夠想到的方法。其實與時間賽跑沒有錯,但這種方式就像強心針一樣,只能臨時起到救場的作用,通過爆發力來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總不能長期注射強心針吧。同理,如果一個人老是在與時間賽跑,那么就會活得很累,就像是時間的奴隸一樣。因為這場賽跑,時間是永遠不可能停下來認輸的,即使人類滅絕了,只要宇宙還在,時間仍然會繼續不緊不慢地流淌。所以,把“與時間賽跑”這種方式留給極少會出現的緊急情況吧,平日里我們需要一種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來管理和規劃我們自己的時間。
前面我提到了“時間賬戶”這個概念,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出生的時候就開好了戶頭,去世的時候自動銷戶,不需要別人去操辦。假設一下,您有一個銀行賬戶,上面每天只有固定的100元,您卻有太多東西想要買,而且每天又會產生很多新的購買需求和欲望,但是賬戶上的錢又不能存起來一起取,今天的100元不取出來花了就作廢了,明天會有新的100元存入。怎么辦?顯然,錢要花在刀刃上,如果買了一大堆想買卻又不那么重要的小玩意兒,自然那就沒錢去買那些比較貴卻又很重要的物件兒了。如果每天都這樣花錢,那么時間長了再來看看自己都買了些什么,挑挑揀揀,重要的沒幾件,無關痛癢的卻一大堆,錢不就是這樣被浪費了嗎?
好了,現在我們回到主題上來,把“錢”換成“時間”的概念。我們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和分心的時間,大概白天有七、八個小時在工作,晚上有兩到三個小時在學習和充電。樂觀一點兒估計,每天就算是有11個小時在干正事兒吧(其實這已經是比較重的負荷了),那么這11個小時如何來安排呢?顯然我們不可能每天存兩個小時,到了月底零存整取一起拿來消費了。11個小時里,首先要把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處理掉,這樣做最明顯的好處是處理完了之后就會覺得今天可以活得很輕松了。剩下的時間去處理那些重要但又不那么緊急的事情,因為重要,就說明這些事情對您的個人發展很有含金量,不緊急您就可以慢工出細活。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留著最后做,否則就會再次陷入與時間賽跑的無間漩渦之中不能自拔。至于那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怎么辦?好辦,假如過段時間之后您還能想起這些事情,那么就重新考量一下它們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吧,有些事情可能會在重要性或緊急性方面有所提升,而根據我以往的經驗,絕大多數這類事情都會被遺忘。忘了就忘了吧,我們經常會出現對一些事情過目就忘的情況,這不是腦子不好使,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這是我們潛意識里壓根兒就沒打算要記住它。
明朝有個叫文嘉的人寫了一首詩叫做《明日歌》,其中:“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成了千古流傳的名句,這首詩勉勵我們不要松懈,不要任何事情都一味地往明天推,而且到了明天還往后天推。我認為只要我們在認真做事情,就大可不必偏激地理解《明日歌》,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完成就能馬上完成的,所以不要因為事情被推到了明天而產生負罪感,這種感覺會嚴重影響我們工作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當然,也不能因為事情被推遲到了明天而覺得輕松平常。事情一旦被推遲,我們首先應該考慮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整它的優先級。比如一件重要的事情目前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那么它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優先級假設為B級,您可以每天在完成A級甚至A+級的事情之后再劃分時間來慢工出細活,畢竟有些事情需要多方配合,不是一個人三五兩下就能搞定的。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事情也一點一點地有些進展,但隨著最后期限的不斷逼近,這件事情的優先級就會不斷地調整,B → B+ → A,假如還剩最后3天了,而事情卻只完成了40%,那么您就不得不把它提升為A+級,也就是“最緊急最重要”!
“時間管理”和“與時間賽跑”最大的區別在于,與時間賽跑的話就可能聽到有人說:“以前我不懂得時間的重要性,做事情慢慢悠悠地,一天也就打10瓶醬油,現在我明白了,抓緊時間,一天能打20瓶醬油了。”而時間管理的話則可能聽到有人說:“今天好不容易促成了中國移動引進黑莓的大買賣,抽了500萬中介費,累了,回家睡覺,至于家里醬油快用完了嘛,嗨,明天再說吧。”雖然能入賬500萬的買賣真的很少,絕大多數人可能一生都遇不到,但只要我們每天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睡覺都能睡得安穩得多。
如果說長期與時間賽跑是蠻干的話,那么堅持管理時間就叫做活得很巧妙。人類的社會結構就是一個金字塔型,站在塔尖的成功人士總是極少數人,然而下面的人在看到他們的時候,常常會驚嘆:“他這輩子怎么可能完成了這么多重要的大事!”似乎潛意識在試問自己:“他不會是一天有48個小時吧?”也許上天曾經在機遇方面照顧過他們,但時間方面則是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的。幾乎沒有聽說過哪位成功人士沒有秘書甚至秘書團的,這些人一天也只有24個小時,也需要睡覺、吃飯和休息。所以他們只需要每天處理好那些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過問一下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就交給秘書去處理。克林頓作為超級大國的總統,抓經濟搞建設,那么忙居然還有時間談戀愛、打官司,說明人家時間管理得好;小布什吃餅干居然還噎著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趕時間呢。
本文只是為了強調時間管理這一概念,對其中的具體細節僅做了粗略地概述,其目的只在于希望大家關注這一理念,我們每個人都渴望進步渴望成功,但只有找到了正確合理的方法,才可能做到事半功倍。但是時間管理不應該只是一個大而空的套話,它必須具備實際的可操作性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才可能融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這也就是我接下來要在后續文章中與大家共同探討的話題。
it知識庫:時間管理——被忽視的重要理念!,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