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群居動物。除了好萊塢電影里,其它地方大概是不會有孤膽英雄的存在。原始社會不存在孤膽英雄,一個人獨來獨往的話,別說耍帥,就連生存都很困難;現代社會也不存在孤膽英雄,一個人哪怕再不合群,也不可能不靠別人就能活一輩子。其實在大自然里,人類是非常脆弱的動物,在不借助工具或者團隊協作的話,人類幾乎打不過任何一種食肉動物。因此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是群居,一起打獵、一起偷菜、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排隊買火車票……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無論科技有多么進步、文明有多么發達,這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形式并沒有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環扣一環,相互依存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而有的時候,別人也需要我們幫忙。同樣的,當我們需要老板發工資來讓我們養家糊口的時候,老板也需要我們去幫助他使得生意越做越紅火。因此,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我們都不可能各自獨立地活著,盡管大多數人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很不愿意被別人打擾,但是沒有辦法,不可能不被別人打擾。
即使心里再有怨言,我們也不可能拒絕別人的“干擾”,因為一旦關閉了別人來“干擾”您的通道,也就關閉了您去“干擾”別人的通道,而我們每個人都根本無法保證自己不需要去“干擾”別人,所以說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
可是說起來總比做起來容易,既然我們在探討時間管理,而外界干擾尤其是那些不可預知的外界干擾對我們個人的時間管理是相克相沖的,那么就必須要找到合理的應對方案才可能使得時間管理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并且成為習慣,否則既然我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又總是會被外界的干擾打亂,那么干嘛要花時間規劃自己的時間呢。
面對外界的干擾,我認為首先是心態最重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可以保持不急不躁,面對棘手的問題能夠比心態欠佳的朋友更有思路和方案,關鍵問題的處理上也就能夠更加果斷和精準。心態不太好的話,就很有可能因為一處的變化而影響了對全局的掌控和把握。一天里的偏差可能不那么明顯,但是時間一長,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了。所以一定要有“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這樣從容不迫的應變能力,如果只會殺人,佛來了豈不就沒轍了?
如何建立良好的心態呢?首先就要正確地看待來自于外界的干擾。我們可以將“外界的干擾”簡化為“變化”,其實宇宙間萬事萬物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有人說只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變化”本身,我認為這還不夠,還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對“不變”的期盼。我們常常在心里祈求:“這個東西就這樣了,不要再變了好不好嘛!”然而總是事與愿違。既然經驗和教訓無數次告訴我們,周圍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那么又何必再繼續奢望不變呢?如果面對一件事物,一開始就告訴自己它始終是會變的,那么當它真正發生變化的時候,由于有了心理準備,也就容易做到處變不驚了。如果您能做到處變不驚,那又怎么會有亂了陣腳的可能呢?
無論我們是在頭一天晚上還是當天早上進行時間管理,我們都不能奢望這一天里所有的事情都按自己預先的設想按部就班地進行,我們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事情,就像我現在寫得正歡,但我根本無法保證待會兒我要提交的時候網絡是不是會斷掉。既然外面的世界總是在不停地變化,那么我們又為何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刻板的安排計劃呢?所以,在進行時間管理的時候,當您看到您剛剛安排好的日程,首先要告訴自己的是:“這份日程肯定是會有變化的。”只有當您事先有了心理準備,在真正遇到干擾和變化的時候,才不會顯得慌亂和沮喪,因為您預先知道會有變化,而且變化也如您所安排的一樣出現,那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這不是說時間管理并不重要,只要裝模作樣列個日程表就夠了。我還是那個觀點,時間管理的重點不是時間而是事情的重要性。在規劃自己的時間的時候,要有意識地留出一些緩沖時間,假設您6點下班,那么您把工作項大概安排到4點半左右;晚上您是11點上床睡覺,那么您把晚上要做的事情大致安排到10點左右。空出來的時間不建議用來發呆開小差,而應該用作應對變化所需的緩沖時間。假如您把工作項安排到6點,滿滿當當的,看上去沒有浪費一丁點兒時間,那么只要中間有一個同事讓您幫他一個忙,您晚上就得加班;假如您把晚上要做的事情一直安排到11點,那么只要中途有一點兒事情耽誤一下,您第二天就可能睡眠不足。當然我知道,自己的生活還好說,要想在工作的安排上給自己留出一些緩沖時間不那么容易,這需要技巧和環境的允許,但我認為更關鍵的是,如果您想這么做,那么首先您對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專注力就必須有足夠的自信和把握,否則很容易因為時間安排不當而造成失控。如果您不能在時間安排上給自己留出一點兒緩沖區,那么也不要緊,把那些計劃在列的但是不重要的事情當做預備緩沖區域。假如您今天沒有遇到什么干擾,事情進行得都很順利,哪怕是那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都完成了,那么恭喜您,您交了好運了,但是別高興太早,這樣的運氣不是天天都有的。假如您日程很滿但還是遇到了比較重要也比較緊急的事情,那么不要緊,砍掉最最最不重要也最最最不緊急的事情先。什么?時間還是不夠用?沒關系,繼續砍掉最最不重要也最最不緊急的事情,以此類推,再不行就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降級或者順延。時間管理并不要求我們每天都把日程表上所有事情都完成了才能上床睡覺,而是只要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有了一定的進展就可以安心了,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考慮“外包”給別人去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可做可不做,或許過兩天您看都懶得看它一眼。
面對外界的干擾和變化,就要求我們自身也是變化的。其實經營自己的人生和經營一家公司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成功的企業家個個都對趨勢和變化非常敏感,甚至有令人驚奇的預知能力。如果一開始制定好一套商業模型和規范流程,然后一成不變、按部就班地執行,不容許有半點變化,那絕對不可能創造出一家成功甚至偉大的公司。
外界的干擾有很多種,不是所有的干擾都值得我們更改既定的日程安排,我們也大可不必將所有的干擾都看作比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當然,有的事情我們不能拒絕,比如您的老板突然需要接待一位客戶,讓您幫他繼續完成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或許跟您一點兒關系都沒有,但是老板不希望工作進度因為臨時接洽客戶而受到影響,他希望送走客人后這份文件就已經處理好了,類似于這樣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日程早有安排而拒絕,相反應該懷著開放的心態來接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眼睛也不那么模糊,個人的能力和潛質往往可以通過這些不起眼兒的小事得到更充分更有效地展示。然而有的時候我們也得學會說不,比如我今天計劃寫這篇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文章,那么下班時幾位同事拉我一起去酒吧放松放松,我就會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對他們說:“不……好意思,我晚上已經有安排了。”
所以,在原則范圍內,我們應該盡量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張有弛,過于剛性容易折斷,過于彈性又容易松懈,因此想要規劃好自己的時間真的不那么容易,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探討和實踐。
it知識庫:時間管理:如何應對外界的干擾,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