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體會到每天進步一點點是那么不容易堅持的話那說明你真的做到想每天都進步了。但是很多情況很多人,每天都是渾渾噩噩的過掉了。用小沈陽的話,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兒過去了哈 眼睛一閉不睜 一輩子過去了哈。還有很多人是想每天都堅持的,可是往往感覺到去堅持進步是那么的痛苦。去放松自我是那么的輕松。因為這次你又回來到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做在電腦前搗鼓搗鼓一天,回頭一想竟然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事。我覺得很多在國企的人這樣的感覺更加強烈。
怎么理解標題呢?如果你是剛剛接觸編程,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月后那么一些不是很復雜的小東西應該沒什么問題,一年后當個程序員問題也不大了,十年后你至少是高級工程師了吧,百年后呢。。。至少你留下了讓后續程序員都永遠記住的名字。但是事實呢,越往后越難做到。有一首童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只馬蹄鐵;丟了一只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一個帝國的滅亡,一開始居然是因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的戰馬的一只馬蹄鐵上的一顆小小的鐵釘松掉了。正所謂小澗不補,大洞吃苦。每次一點點的變化,最終會釀成一場災難。管理學有一個“蝴蝶效應”。紐約的一場風暴,起始條件是因東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動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斷放大,不斷被放大的振動波越過大洋,結果就引發了紐約的一場風暴。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當然成功來源于諸多要素的幾何疊加,這里不能單單說是編程技術的提高就能成功。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點點;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效率比昨天提高一點點;每天方法比昨天多找一點點……正如數學中50%*50%*50%=12.5%,而60%*60%*60%=21.6%,每個乘項只增加了0.1,而結果都幾乎是成倍增長。每天進步一點點,假以時日,我們的明天與昨天相比將會有天壤之別。
法國的一個童話故事中有一道“腦筋急轉變”式的小智力題:荷塘里有一片落葉,它每天會增長一倍。假使30天會長滿整個荷塘,語問第28天,荷塘里有多少荷葉?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答案要從后往前推,即有四分之一荷塘的荷葉。這時,假使你站在荷塘的對岸,你會發現荷嚇是那樣的少,似乎只有那么一點點,但是,第29天就會占滿一半,第30天就會長滿整個荷塘。正像荷葉長滿荷塘的整個過程,荷葉每天變化的速度都是一樣的,可是前面花了漫長的28天,我們能看到落葉都只有那一個小小的角落。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即使我們每天都在進步,然而,前面那漫長的“28天”因無法讓人“享受”到結果,常常令人難以忍受。人們常常只對“第29天”的希望與“第30天”的結果感興趣,卻因不愿忍受漫長的成功過程而在“第28天”放棄。 每天進步一點點。它具有無窮的威力。只是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力,堅持到“第28天”以后。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多次到日本松下、索尼、本田等企業講學,他傳授了最簡單的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本的這些企業正是這樣做了,才取得了質量的長足進步,使當時的“東洋貨”獨步天下。現在日本先進企業評比,最高榮譽獎仍是戴明博士獎”。如果你期冀成才,渴望成功,用心體會戴明博士的方法肯定會受益終生。
如果你有覺得這么知識需要學怎么辦,我技術什么時候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什么時候才能和誰誰一樣那么厲害。我告訴你答案。每天進步一點點。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誘人成果,沒有轟動的反應。只有樸實和思考。
總結,每天進步一點點。最難最難是得耐得住寂寞。因為很多人是做不到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的,畢竟成功只是少數的人。怎么知道自己每天都進步了呢?告訴你一個很好的辦法多做總結。像園子里面天天堅持寫博客的人我覺得他們就是每天都在進步。當然寫博客只是一種途徑??傊愕脤W會總結。
it知識庫: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月后,一年后,十年后,百年后...,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