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我發現自己需要向編程界以外的人反復解釋為什么隨意的打攪一個編程中的程序員是多么的討厭。我需要費力的向他們解釋什么是‘流’境界——程序員陷入深深思考和理解一個問題時,一個電話,一個提問,甚至一句“你好”,都會像一聲炸雷似的將程序員從“盜夢空間”里驚醒——夢境中建好的一切建筑都會立刻坍塌。
很簡單——這是一種非常脆弱易碎的精神境界。
讓我很高興的是,ninlabs研究所的Chris Parnin (@chrisparnin)刊登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正是關于外界打攪對工作效率和注意力的影響,伴有非常嚴謹的科學分析。這篇文章里說:
基于從86位程序員使用Eclipse和VisualStudio的1萬次編程活動采樣的分析,以及對414位程序員的問卷(Parnin:10),我們發現:
- 一個程序員打攪后,他需要10-15分鐘的時間才能重新恢復到之前的編程狀態。
- 當修改一個程序函數時被打攪,只有十分之一的程序員能在一分鐘內回到之前的思路。
- 程序員一天中只能得到一段2小時不被打攪的時間。
太殘忍了。
對程序員影響最大的打攪是發生在什么時候?
研究顯示,影響最大的打攪是發生在程序員的大腦高負荷運轉時,如果運用神經運動來反映大腦負荷,比如瞳孔測量法,結果顯示,瞳孔擴展到峰值的時候的打攪最具摧毀力。
“我們稱之為‘處于流境界’” – Chris解釋什么是"最高負荷"時說。
被打攪最大的壞處是影響工作效率,這是我這么多年一種反復強調的事。我很高興有科學的試驗論證了這一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