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大約是前年的時候,在公交站牌下,有個同事問我:“老哥,您搞開發有幾年了?”
“約五六年吧。”我說這些話時有些汗顏,一把年紀了,歲月催人老啊。
“怪不得經驗豐富。”同事明顯的恭維讓人不太舒服。又接著問:“你打算還要再干幾年啊?”
我明白他的意思,這與程序員圈子里盛傳的“30歲問題”有關,這個問題,讓他焦濾,其實他還年輕,二十五六歲,我那時已經要奔三十了。
我微笑著,甚至可以說在期待著他驚訝的表情,“從我寫程序那天起,我就沒有打算寫程序。”
他果然表現出驚訝與不解。我沒有做解釋,因為公交車來了。
IT人30歲問題
我相信,很多同行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焦慮,我也曾經有過。
“30歲問題”的關鍵大約有這么幾點,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一是精力問題,像我現在已經不愿意加班,感覺疲憊;二是技術問題,新技術太多了,很多我只是了解,已經沒有時間與精力去研究了;三是家庭問題,不能說它拖累,享受天倫是人之常情,我寧愿意抱著女兒看電視,也不愿意再看電腦了。
也有人指出程序員的30歲出路,無非以下幾條,一是轉做售前或售后;二是轉向IT培訓;三是轉向IT營銷;四是向上走做項目經理。或許還有其它,但好像沒有人鼓勵程序員開公司辦企業的,呵呵。
哪一個出路不容易,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障礙,就是“你必須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而這恰是程序員所欠缺的。
我的第一次職業生涯規劃
程序員喜歡講自己的故事,我也講講吧,不是炫耀,也不是憶苦思甜,僅作為一個參考案例吧。
我是中專畢業,后來混了成人教育的大專。出來找工作,第一個工作是一個賣電腦的小公司,十幾個人。公司里有一個技術骨干整天抱怨,說日子不好過啊,以前修電腦,不管啥問題,開機箱就是50元,現在成免費服務了。
修電腦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又不是做板卡級維修,我們只是看看哪里壞了就換換,或是重裝一個系統而已。很快我也是技術骨干了。
客戶對我評價不錯,原因之一是我不愛說話,隨便你罵,我就是笑笑,然后把電腦修好,客戶反而不好意思了。
三個月后,我決定辭職,原因是,“我不想整天背著包修電腦,我現在還年輕,無所謂,我不想到了二十七八了,還背著包,騎個破自行車跑來跑去修電腦。”我希望能去一家軟件公司,雖然那時已經聽說“30歲問題”,但寫程序,至少比修電腦職業生涯長一些,它能讓我干到30歲,那時覺得,30歲還很遙遠。
我的第二次職業生涯規劃
我并沒有如愿意進入軟件公司。相反,我為了生計在一些電腦培訓班臨時工作著。
在電腦培訓班我學會了office等辦公軟件,學會了網頁制作,還學會了flash,或許大伙會說,“那當初去培訓時,你豈不是啥都不會?”。我承認,我是一邊學一邊教,忽悠了一些人。呵呵。
后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呆了短暫一段兒后,成功去了一家軟件公司。
我時刻不敢放松技術的學習,因為現實情況表明,在技術人員的圈子里,技術高低,不光決定了你的工資水平,還有在團隊中的威望。更何況,寫程序是多少有意思的事情,我愛好它,它能給我工作的激情,讓我充實而富有成就感。
并且從那時起,我告訴自己,我不會一直寫下去。我需要有更長遠的規劃。
那時我約二十三四歲,在工作之余,我下載了很多管理講座,有空就聽聽,雖然理解的不太多,但是,那些講師意氣風發的演講感染了我,我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
事實證明,這些講座在后來的道路上,很大成度上幫助了我。
我的第三次職業生涯規劃
28歲時,我去了深圳。為了多賺些錢,早些還房貸。
深圳是個寂寞城市。孤獨是最難熬的,還好,我住的附近有個圖書館,有錢就是好,深圳的圖書館建得很漂亮,書很多。我每天下班后,有空就泡在里面,讀了很多書,技術的,人文的,歷史的等等。
去年看電影《梅蘭芳》,非常感動,尤其是邱如白跟孟小冬說:“誰,誰破壞了梅蘭芳的孤單,誰就毀了梅蘭芳!”。我的眼淚刷刷的就下來了。
深圳這幾年,尤其是頭一年,對我的提升非常大,不是技術上的,是心靈。
我曾向我的團隊成員說,“我活到30歲,才覺得我的人生剛剛開始。”或許他們難以理解。我只是想告訴他們,30歲,精彩才剛剛開始。
當我決定換工作時,我的簡歷上的個人介紹欄里,只有一句話“有多年開發經驗,關注團隊建設。”
應聘單位的HR問我,“您認為,一個程序員應俱備的素質是什么?”
“聊天!”我笑著說。看對方面露不解,我笑著解釋:“程序員最缺的就是溝通技巧,聊天可以縮短團隊成員的感情距離,他本來不想溝通,不敢溝通的,通過日常的聊天,他不再俱怕溝通,即便他的溝通技巧不好,因為大家感情較好,對方也可以容忍他的不恰當言論。”
最終,因為學歷偏低,尤其是我的英語水平不高,難以進入這些大公司。一直在中小IT公司就職。再加上,抵不住對妻兒的想念。我決定回內地。
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了太高的工作壓力,可以有時間去學習。
考研,將是我未來兩到三年的規劃。
寫給比我年輕的朋友
我現在在內地一家中小IT公司擔任部門經理,手下全是本科生,當然人家是統招的,不是成人教育,呵呵。
這并不影響我的管理。我無須炫耀我的技術與經驗,我只是經常給大家講講故事,聊聊天而已,我的知識面超出他們的想象,甚至有人懷疑的問我,“是不是做技術出身的?”。只有這個時候,我才會跟他談談技術,順便指引一下方向。
具體工作我都是授權下去,工作分配讓項目經理去做,我只是監督、監控。
公司搞客戶聯誼會,我穿上西服“冒充”專家,登臺侃侃而談,微笑著正視那些真正的專家,讓他們相信我是對的。
市場部的人員偶爾會跑過來跟我說,“今天我有個客戶來,恰巧我今天要出去,你幫我接待一下吧,就陪他吃個飯,費用我一切報銷。”
呵呵。我很清楚,他們為什么找我陪客戶,而不是其它的技術部經理。大概是覺得我不像個搞技術的,比較會吹水。
我知道,很多技術人員不屑于如此,對他們來說,技術就是生命,是自身價值的體現。吹水是最應該鄙視的。
我只想說,在你學習技術的過程中,當你覺得迷茫而痛苦時,拿本小說看看吧,或是雜志,隨便什么書,不要只鉆在技術的圈子里。
找人聊聊天,尤其是IT圈子外的朋友。不知道聊什么,那是因為自身知識面太窄了,解決辦法是多讀書,多看報。見效快的方法那就請人去喝酒,酒過三循,話自然來。
不管大家認為我的做法正確與否,我只是希望能從我個人的經歷上,給大家一些幫助。哪怕是反面教材也好,呵呵。
附
有個女網友見面后跟我說,“你實在不帥,丟人堆兒里找不出來的,但你一說話,就吸引了我。”
呵呵。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學會聊天,學會微笑。
it知識庫:從我寫程序那天起 我就沒有打算寫程序 — 程序員30歲問題,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