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看一本書,加來道雄(Michio Kaku)的《物理學的未來》,第一、第二章是程序員更加關心的,對于下一個 100 年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未來的預測。想想計算機發展短暫的歷史,這些發生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都在彈指一揮間。誰的大膽預測可以那么準確?無論如何,書中對其這樣幾個猜想令我記憶深刻:
- 因特網眼鏡和隱形鏡片
- 無人駕駛汽車
- 摩爾定律結束
- 通用翻譯器
- 全息攝影和三維影像
- 意識識別
- 有意識情感的機器人
- 模擬大腦
這是物理學家眼中的世界(另外推薦他的另一本書《平行宇宙》),激動人心;另一方面,我回想起小時候無比癡迷的機器貓,小小四維空間袋,寄托了孩子多少純真的夢想,有多少神奇的道具已經成為現實……
但是程序員要說的看法,尤其在自己熟知的領域,我們不談語言的發展和趨勢,這些留給專家去做吧——不妨把目光放長遠一點,100年后的程序員,他們都在做怎樣的事情?100年后的編程,會是怎樣的一種勞動?
人人都會編程
微博上,有朋友對于 HTML5 實現的 web 操作系統評論道“斷網就是廢物一個”,但是他并沒有意識到,很快網絡就將如同現在的水、電這樣一樣,是人正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
類似的,編程,也將是未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技能,如同寫字、閱讀一樣。編程并不非得指寫那些非程序員看不懂的奇形怪狀的代碼。你把衣服放到洗衣機里,設定好水量中等,浸泡 20 分鐘,洗滌 20 分鐘,漂洗 3 次共 15 分鐘,再甩干 3 分鐘——這,就是編程,你做的僅僅是按幾個按鍵,把這幾項工作組合起來。
再如 ifttt 這樣的網站,你都可以實現編程的分支功能了——如果明天天晴的話,就發給你一條短信,去爬山。完成這樣的功能,你根本不需要是程序員,你只要會操作電腦,會上網就可以了。
互聯網的資源,將被得到更好地組織和獲取,以 YQL(Yahoo! Query Language)為例,你可以體會到這一點:
select * from html
where url='http://www.dangdang.com/'
and xpath='//ul[@id="homepage_promotion_count_ul"]/li/p[@class="name"]/a'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