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整理一下思緒:自己當年是如何從愛玩游戲的小孩子一步步成長為一名熱愛編程的程序員。
1、玩電腦
要編程就要觸到電腦,我喜歡電腦原因很簡單,我喜歡玩游戲。一開始家里沒電腦就跑去親戚家玩。人們都說玩游戲是學電腦最慢、最傻的辦法。但是我必須要再添加一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一個事物當能勾起你強大的興趣的時候,你便會無比熱愛這個事物。
細細想來很多事物是相通的:
安裝游戲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亂七八糟的問題,坑爹啊。怎么辦?上網找解決辦法。
編程中也會遇到七七八八的問題,也很坑爹啊。怎么辦?還是上網找解決辦法。
玩游戲過程中經常遇到關卡過不了,怎么辦?找攻略。
編程中經常很多方法不會用,怎么辦?找API手冊。
2、高考報志愿
當年游戲玩的太厲害了,書讀的一般般。本來爸爸想讓我子承父業:報軍校,分數不夠沒去成。結果老爸說了一句話:你不是喜歡玩游戲嗎?那就報計算機吧。那就計算機啦。但是計算機那么多專業,報哪個?那就“網絡工程”。一看有“網絡”2字就知道和互聯網有關,就和編程有關。當時我和爸爸天真的這么想的。
3、初遇編程
大學的第一門專業課就是C語言。我也沒表現出特別的熱愛,大一那會我還在忙的玩游戲呢。老師上課講得覺得無聊,聽不懂。布置作業常常不會做,怎么辦?復制粘貼,我當時感激死一個舍友總能慷慨的把作業給我抄,沒讓我掛科。現在想起來還得感謝他的大恩大德,你說:你說一名程序員,掛科掛C語言,以后怎么混啊。
4、沒能轉專業
大一下學期可以轉專業,結果人是一批一批的轉走了,理由很簡單:他們討厭編程。我當時也想轉啊,結果沒走成,理由也很簡單:我成績不好。事實證明:一旦你沒有離開,就會發生故事。
5、感覺好玩
大一上學期開始是C語言課程設計專周,老師布置了20道算法題目。能做出3道就算及格,能做出10道就能優秀。同學大部門做3、4道交差了事。我看看了題目,第一感覺就好好玩啊,我就開始做。但是上學期落下太多的課,自己翻書,查百度。每當成功調試出一道題目,我便欣喜若狂,想中了100萬彩票一樣手舞足蹈,要知道這是我以前都是抄的。一周過去了,我做出來了11道題目,如愿以償的獲得課程設計的優秀。
6、悟性一般,開始喜歡
經過那次C語言專周設計覺得編程蠻好玩的,其他的課我可能坐在最后一排睡覺,但是編程的課我會坐在第一排,瞪大眼睛聽老師說。在接觸到Delphi、Eclipse這類比較友好的編譯器我發現越來越喜歡編程,原來編程可以這么好玩。證明自己編程實力的比賽在大學里面非ACM莫屬啦,我也去參加了,結果都沒獲得名次。不得不承認在悟性方面,我確實是很一般的。
7、喜歡熬夜編程
我,我爸爸,我爺爺,這一家子都喜歡熬夜。熬夜編程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不提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安靜的思考問題,靈感經過會襲來。感覺自己是在創造一個藝術品。在深更半夜把編程的問題解決,這時候興奮的想從樓上跳下去,又想大聲叫出來,內心那種喜悅而又美妙的感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只能手舞足蹈,宣泄出來。
8、公司實習
大四的時候我到一家軟件公司實習,這時候我的眼界大開。我發現學習的那些都遠遠不夠,簡直是小兒科。實際的軟件開發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剛開始不適應,好多東西不懂,努力學習。為此我身體搞壞過2次,又是拉肚子又是吐。我曾經想過要不要放棄編程。很多事情只要挺過去就會好,度過編程菜鳥階段,慢慢的一切都會好。
9、另一種的美妙感覺
以前我把程序運行成功獲得成就感,現在我把程序發布出來,讓它發揮實際的作用令人們感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變化。有一天我發現我們的項目上報紙了,報紙給出了很高的評價,這時候我又獲得了那種久違的欣喜若狂的感覺,這種感覺相比以前會更加平靜,但是更加悠遠。
10、選擇程序員
大學畢業以后成為了程序員,原因有這么幾點:首先我討厭重復機械的工作,在編程的世界里幾乎沒有重復機械的工作,如果有的話,直接復制粘貼。我喜歡有挑戰的工作,程序員面對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挑戰,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具有靈活性、自由性,程序實現的方法是多樣的靈活的,即使一種方法不行,也不用在一棵樹上吊死。程序有時候不單單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11、寫技術博客,獲得一種全新美妙的感覺
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非常感謝人們在互聯網上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法,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我覺得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我所遇到的問題,所了解的東西與他人分享。分享、開源讓程序不斷優化、改進。于是我開始寫博客。一篇博客一天的訪問量破1000,而且還收到那么多人的支持,這種美妙的感覺更加悠遠。
我想再我離開這個世界前,能留下幾百篇的技術博客,至少證明我來過這個世界。
就胡亂寫到這吧,已經半夜2點啦,睡覺了。
it知識庫:自己怎么一步步喜歡上編程的,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