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就有大學里面學什么的討論,還有30/35歲程序員的討論。我覺得可以放在一起來說。一下是我的想法僅供參考。
在大學里應該做什么?1、學習方法的掌握。2、學習基礎知識。
一、學習方法
中國是填鴨式的教學,往往忽略的學習方法的培養,導致了被動學習,應付差事,甚至是厭學的情況。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越早的發現他、掌握他,對自己越有利。找到了之后可以更快、更好、更扎實的學習各種新知識!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能生搬硬套。應該盡快的找到,如果您到了大學還沒有找到的話,那么就要抓住機會了。因為這是倒數第二次機會了。為什么不是最后一次?因為后面還有“社會大學”,不過在社會大學里面可是要殘酷很多。
這里的學習方式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快速學習、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老教授對我說過,你們的這些教材(99年的時候,計算機、多媒體方面的)對于我們來說也是新的,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但是我們卻可以很快的理解、掌握,給你們講出來。為什么?年紀遠超30了,那就是因為他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快速的掌握新知識。我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時候,即使我們年輕,腦子好,也是比不上的。不過,如果我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呢?
“學習方法”分為三個步驟:找到、實踐、完善。
1、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果您已經找到了,那么略過。如果您還沒有找到,那么就要抓緊時間了。如今的社會,不會自主學習的人,真的是寸步難行的。至于如何找,我也說不好,全靠自己了。
2、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方法。
在大學里有很多的學科,有以前知識的延伸(比如數學、物理),有全新的知識(比如匯編、數據結構等)。這些都是最好的試金石。學好每一門學科,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適合自己,還有哪些缺點。不僅要學會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還要學會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在上一篇里我說我除了寫代碼能掙點錢,靠其他的方式就掙不到錢了,有人對我這句話感到遺憾。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因為我沒有掌握“學習我不感興趣的學科的學習方法”。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大學里面,任何一個學科對你來說都不成問題,手到擒來。那么你以后到了工作崗位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大學里這么多的學科都輕松搞定的話,那么以后的事情就沒有能夠難得住你的了。
3、不斷完善。
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適合、是否好用,只有自己才知道。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完善。這個“大殺器”掌握好了,以后就是……嘿嘿。
二、學習基礎知識
我覺得大學里的課程都是基礎知識,就像在小學里學的“1+2=3”一樣,平時在工作中可能體會不到,但是如果你不會的話……。大學里的課程都是有用的,雖然你覺得過時了,工作中用不到。這個就像開車一樣,不知道汽車原理也能開始,但是知道了汽車原理之后可以更好的開車。遇到故障也不會一頭霧水。
就說計算機方面(其他的我也不會,呵呵),數學、匯編、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C++等都是很重要很基礎的。不會匯編,IL怎么看?不知道計算機組成原理,怎么理解多用戶、多線程?不知道數據結構,怎么優化數據庫、設置合理的索引?不知道數據庫原理,怎么設計出來高效合理的數據庫(表結構)?
當然了,你不知道這些似乎也可以寫代碼,但是你怎么和知道這些原理的程序員比?你只能感嘆:30歲了就寫不了代碼了。
關于新技術。
如果你要追新技術的話,你永遠都追不上。就好像你想讓你的手機永遠保持“時尚”,那么你至少要一年換一個手機。如果手機廠商不研究新機型、新功能,那么他們怎么生存呢?我的諾基亞6670已經用了3年多了,看樣子再用3年也沒有問題。一樣的打電話,沒有什么問題。為什么要追求新功能呢?有必要嗎?有必要的話,那就換一個;如果沒有必要的話,6670一樣的打電話呀。
出了新技術,并不意味著老技術就沒有用武之地了。SQL Server2000不還是有很多地方在用嗎?即使換了SQL Server2005/8,不還是用的以前的思想嗎?
換一個角度,如果您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出現了新技術有什么可怕的?用你的學習方法去搞定他!
以前有人對我說過本科生的“強大”。本科生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可能剛到工作崗位的時候什么都不會,什么都需要老員工帶,但是用不了幾天就可以輕松掌握。在用一兩個月就可以輕松超過。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知道工作原理。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快速掌握如何應用/操作;因為知道原理,可以讓他們運行的更合理、更高效。
當然這是以前了(2000年以前),并不適合現在的本科生了。為什么?因為現在的都很浮躁,基礎知識不牢固,混子日,混文憑。甚至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等等,好像有點偏激了。好的還是有的,只是比較少了。
關于愛情
我覺得談戀愛、追女朋友屬于人際交往的一部分。在大學里也是應該學習的。大學里的環境是很和諧的,基本沒有什么利益沖突。唯一練手的機會就是和女孩子打交道了吧,呵呵。很后悔,大學的時候沒有抓住機會。
有人說談戀愛會影響學習,那是扯淡。那么是不是可以說畢業以后談戀愛也會影響工作?顧得上家就顧不上上班?
戀愛和學習固然是矛盾的,互相占用時間的。但是有了矛盾就躲避嗎?以后怎么辦?戀愛和工作也是矛盾的,結婚和事業也是矛盾的。
逃是逃不掉的。越早面對,就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好。
如果在大學能夠做到愛情、學業雙豐收,那么你們就有實力憧憬以后美好的生活了。
關于創業
我的觀點,先積累經驗、積累資金、積累人脈。這些都準備充足了之后再去創業。二十二、三歲,正是年輕的時候,不要著急。不要認為自己很厲害,給別人打工就是被剝削,剩余價值就被無償占有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這個嘛,以后你自己創業就知道了。
ps:
可能您會說,我說的這些都太難了、太理想了,做不到。在大學里是很寬松的,有鐵哥們幫你。以后在社會里,還能很容易的找到真心朋友嗎?大學四年的生活浪費掉的話,那真的是很可惜。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再補充一個寫代碼的知識樹
1、入門語言 —— C 或者basic。
C語言更嚴謹一些,但是不太“友好”。
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譯培基),意思就是“初學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碼”,是一種設計給初學者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
basic本身就是為了初學者量身定做的,所以入門是非常簡單的,IDE做的也不錯。C#的IDE是一直跟著VB的IDE的路子走的。
basic或者是VB6.0,更容易入門。但是由于其并不是非常的嚴謹,所以過分依賴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這一步是掌握什么是程序,代碼運行了會怎么樣?
順序、循環、分支。寫代碼最最最基本的。我就不相信了,不知道這些的人能夠學好面向對象。
2、匯編
如果我當初要是直接學習會變的話,可能就會放棄編程行業了,實在是太枯燥了。不過好在我是先學的basic,有了一點基礎,知道一些“代碼的思想”。用著以前的體會才能了解一點匯編的。
對于匯編,“知道”的程度就可以了。
這一步是對于cpu、寄存器等有所了解
3、C++/Pascal、計算機組成原理、數字電路、操作系統原理等。
這些是基礎,以后的學科的基礎。了解掌握。
4、數據結構。
各種算法、鏈表、堆棧、樹、圖。即枯燥又很有趣。如果您覺得這些很枯燥,那么可以考慮換行了。呵呵。
5、數據庫原理。
數據結構的應用。
6、面向對象
我總覺得要先學會了面向過程,才能夠學面向對象。當然了面向過程不能陷得太深,如果太深了,影響對面向對象的理解。
7、設計模式
如果您不會面向對象,那么建議您不要學習設計模式,純粹是浪費時間。
掌握了面向對象之后才可以學習設計模式。因為設計模式是面向對象的靈活應用。
面向對象包括,封裝、繼承、多態、聚合、合成(組合)、依賴、接口、抽象基類。這些都不知道的話,如何理解設計模式?
如果這些都理解透了,并且會靈活應用,那么設計模式也就可以不用去學了。因為您已經會了,只要知道一下各種使用方式的“通用的叫法”是什么就可以了。
8、行業
b/s要掌握 html、css、Javascript、http、xmlhttp、xml等,但是這些都不算什么了,小各科而已(前提是會了前面說的那些)。
c/s不熟悉,先不說了。
9、業務領域
比如網站、電子商務、OA、企業定制,企業的各種行業的特點。(思路有點亂,先不說了 )
10、新技術
這些都掌握了之后,其他的什么新技術,亂起八糟的東西了,也就沒什么了不起的了。
it知識庫:寫給在校大學生的幾句話——不要浮躁要踏實,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