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職業圈子所限,近幾年,打交道比較多的是國內的軟件企業從業人員,令人鼓舞的消息不是沒有,但是,也摻雜了不少的無奈。最近,與一位在外企工作的軟件工程師交流,發現他的痛苦一點也不比國內軟件從業人員的少。軟件質量欠佳,項目反復延期,服務差強人意,軟件客戶滿腹意見倒還在情理之中,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軟件開發人員,還是售前售后人員,抑或軟件公司的經理人,也是一肚子的苦水。瞧那做派,軟件從業人員活脫脫一副受害者的角色。
王工的大不幸
春節后第一天上班。剛到工位,軟件客服王工程師的電話就吵吵起來。不知怎么回事,王工感覺有點煩。這種煩有段日子了。隔了個春節長假,似乎好了一些。但是,一回到自己的工位,再一聽到那個熟悉的刺耳的鈴聲,心里就像長了毛。他懶洋洋地拾起聽筒。
▲
軟件從業人員受害者的角色?
怎么搞的?接個電話這么慢?電話那頭,傳來客戶厲聲的指責。
怎么啦?有事說事。王工下意識地回了一句,幾乎與此同時,他感覺不妙,這多少有失水準,畢竟,他也算是一個老客服了。
果然不出所料,本來就急火火的客戶,像頭被激怒的獅子,就差撲將過來,咬他一口了。
王工身體并無妨礙,只是,在經受了客戶的一頓數落之后,接下來,還免不了受客服經理一頓批評,外帶這個月獎金瘦身。客服經理甚至放出話來,如果再這樣下去,客服這份工,他可能就算到站了。
到站就到站吧。離開客服經理的辦公室,王工甚至有了某種快感。轉過年來,小王工程師進入這家號稱東方新銳的軟件公司,已經有3個年頭。他的工友,像是走馬燈似的,早就不知道換了多少茬。如果不是因為那套倒霉的二手房,他早就抬屁股走人了。坊間戲言,軟件客服,就是克服一切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難,用自己的不快為客戶的快感當一塊不太稱心的墊腳石。這個破活兒,啥時候是個頭兒啊?!
王工邁著沉重的腳步,踱回自己的工位。電腦屏幕上,一行慘淡的綠字,漫無目的地搖晃著:今天,你微笑了嗎?
王工隔壁,軟件工程師阿黃也是一腦門子官司。客戶的需求一改再改,寫出的軟件總也過不了關。節前,就一直加班到年三十晚6點才越獄成功。這可倒好,人家都為回家過年一票難求上火,輪到他坐火車,寬敞的車廂里,座兒隨便挑!這年頭,要找一個真正懂信息化而且通情達理的客戶,比登天還難!更可氣的,軟件部經理好像是被客戶的淫威徹底折服了,在客戶那里連個屁都不敢放,對手下弟兄,卻跟個希特勒似的,連續加班,加班費還往死了打折!再這樣下去,還寫什么軟件啊?人都快瘋了!
值得警惕的受害者心智模式
如果你細心觀察,在軟件行當里,你會發現大把的像王工、阿黃這樣的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工作和生活失控。用一句時髦的話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智模式:認為其生命被外界、別人掌控,所以才導致現在的悲慘狀態,人們將其稱為受害者心智模式。有人作過一個統計,接近一半的職場人士希望換工作或改變環境,并不是真的工作或情感出了問題,只是受困于這種受害者心智模式。筆者認識多位軟件界的朋友,他們對原來供職的企業意見很大,換了家企業,沒過多久,又是一肚子的怨言。他們總想掌控自己的生命,但是,折騰來折騰去,卻還是回到一個自怨自艾的受害者的身份。其結果,不僅軟件從業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還拖累了客戶,使后者難以享受到過硬的軟件與服務,從而制約了我國信息化發展。由此看來,我們很有必要,幫助軟件從業人員打開受害者心結。唯有如此,軟件從業人員才會走向心內的和諧,我們才有望迎來信息化的春天。
為什么軟件從業人員會深陷受害者模式難以自拔呢?因為他們抱定了自己是受害者,遇到困難和問題,總可以把責任推卸給外界、給別人,總可以給自己的失敗找到借口。我在博客《責任心》一文中,曾很不客氣地指出了這個問題。
下面的場景,相信許多朋友不會感到陌生:一款軟件沒有寫好,有的軟件工程師會講,客戶沒有把需求說清楚,或者客戶的要求太過份;一個任務沒有完成,有的軟件項目經理會講,這個任務本身就有問題,條件也根本就不具備;不是我的問題,是我太忙了。不關我的事,是別人不配合,等等。雙手一攤,責任一推,干干凈凈,自然輕松。責任心缺失,軟件從業人員自然清爽許多。這不能不說是受害者心智模式的一大收益,難怪有些朋友會樂此不疲。
▲
軟件從業人員深陷受害者心智模式難以自拔
軟件從業人員深陷受害者心智模式難以自拔,還有一個好處,他們認定了自己也是受害者,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應付差事,甚至放縱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反正這些負面影響的罪責,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放任自己,能少付出一份心血,就少付出一些,能湊合著過得去,就權且湊合,實在湊合不下去了,再說不遲。抱著這份心智模式,就可以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
軟件從業人員深陷受害者模式難以自拔的第三個好處,是博取廉價的同情。我沒有功勞,還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疲勞吧!受害者總是令人同情的,這是人之常情。在為數眾多的圈子里,受害者,還真就或多或少博得一些同情。不信你看,某軟件工程師工作不力,受到公司經理的批評,他就會被吸收進公司的受害者小隊,中午或是晚上,這個小隊的人馬聚到一起,主要任務就是一起討論自己的老板有多不近人情,等等。
受害者心智模式帶給人們那么多的好處:推掉責任,心安理得地放縱自己,博取廉價的同情,還有就是保住所謂的面子。正是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為數不少的軟件從業人員對此戀戀不舍。藉此,這些朋友獲得了短暫的快樂和安全,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責任感、自尊、自信以及對未來的期待,使這些朋友宿命般地把自己的快樂、成功拱手相讓。
摒棄受害者模式,嘗試掌控自己
既然受害者心智模式就像毒品一樣,吞噬我們的身心,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痛下決心,盡早摒棄這一模式,努力去嘗試掌控自己的命運,以下幾點也許值得一試。
首先,要找到自己最容易受害的情景。有志擺脫受害者心智模式,掌控自己命運的軟件從業人員,得多留心一下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受害者模式,有人總感覺自己是情感受害者,有人一旦遇到粗暴的對話者就怒不可遏。前面提到的客服王工就有可能屬于這種人群。有人則是遇到別人的評價,不做客觀分析就全盤收下,然后暗自神傷。你不妨問問自己,什么時候覺得自己最沒有掌控感?最乏力?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
▲
摒棄受害者心智模式 嘗試掌控自己的命運
其次,是找到原因。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我只有受害的份兒?一位沒有按期完成軟件開發任務的軟件工程師,在受到部門經理批評時,為自己百般辯解。冷靜分析后,他猛然發現,自己費盡口舌,拉來許多似是而非的理由,只是礙于面子。找到這個原因很重要。
再次,是給自己一個新的掌控故事。找到這個故事,告訴自己: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已經無可挽回了,我可以從此時此刻做起,掌控我的工作、生活。
受害者心智模式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要擺脫這種不良的心智模式,也就不能指望一兩天內成事兒。這里,需要提醒朋友們的是,你得時刻保持警覺。因為,受害者模式就像一位老朋友,你對他早已習以為常了,甚至就像前面提到的,他會時常帶給你一些小恩小惠,真的讓你難以割舍。所以,你得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讓自己有能力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你遇到挑戰、挫折、負面評價時,你可能會萌生一種凄涼的自憐情緒,這時候,你得提醒自己,要挺住。比如說,你接手了一個新的軟件開發項目,這個行業你沒有積累,但是,軟件工期又比較緊。很自然地,你感受到了壓力,請注意,你需要提醒一下自己,不要著急,不妨先理出個頭緒,從熟悉業務做起,然后,再著手其他工作。
有時候,你的努力會出現反復,不要著急,你要鼓勵自己,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像戒除煙酒、抑或戒除其他的一個陋習,你甚至要允許自己再與受害者心智模式待一段,再好好感覺一下其危害,在更清晰地理解和認清它后,再次開始發力。
有時候,你預感到在某個情景,會令你回到受害者心智模式,這是一個好消息。這說明,你對自己的情緒有了更加敏銳的把握。你需要放松一下自己,如果條件允許,走到窗前,做個深呼吸。你可以暗示自己,要調整好心態,甚至可以回味一下,上一次成功掌握自己情緒是在什么時候,當時你是怎樣想的,運用了什么辦法。請記住,成功是一種習慣。掌控自己就是一種成功,多成功一次,就多一份收獲。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和客戶溝通,即使他們完全不可理喻,你也可以選擇不受他們的干擾。你甚至可以為他們虛構一個理由,因為這個理由,你理解他、原諒了他,甚至你會感覺,他也有一、兩個方面,挺招人疼的。好了,你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可以拔通電話,或者上前敲客戶的門了。
經過一段不算輕松的日子,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已經發生了變化。你已經不知不覺地,與受害者心智模式說了再見。你會發現,無論是寫程序,干客服,管項目,還是當老板,你可以蠻不錯地掌控自己的職場生涯,你會把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挑戰當作朋友。有些朋友挺好說話兒,有些則比較固執。無論如何,這些都是人生帶給你的禮物。你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責任心的價值,你會充滿感激地,以更富活力的心態,跨過那些生命中很多人止步不前的地方。偶爾,你會回頭,看看來路上那個被隔絕在自己思維之外的自己,你會感到好笑當年的你,為什么不這樣做呢?
這時候,我要恭喜你了,你已經從一個不幸的受害者心智模式陰影中走出來,成為一個掌控自我的人。當然,作為客戶,我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確信,我將分享到你的更好的軟件與服務產品,分享你的職場故事。
附件:責任心
今天有點不好意思,批評了一個軟件公司的項目經理。按理說,不該去批評一個合作者,應該多鼓勵、引導,起碼是去影響。但是,請原諒,我忍了半年多了,或者更準確一點說,我們幾十個同志,忍了他們半年多了。有些問題,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他們沒當回事,而且愈來愈蹬鼻子上臉。
原以為,軟件企業寫出的軟件二得堅強,是因為能力不行,或者說企業管理不靈,再者是中國這塊土壤鹽堿太大,根本就長不出好莊稼。現在看來,這些也許都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是我們為數不少的軟件行業從業者,缺少一顆責任心。不信你看
很簡單的一塊業務,軟件實現起來,七扭八歪,慢慢騰騰。越是關鍵的時候,越是容易掉鏈子。
你提了一大堆的意見,從軟件功能,到界面風格,甚至是把界面上的每個菜單、按鈕,都勾畫出來了,讓軟件開發人員去修改。你明確了時限,他也點頭答應了,但是,到了交活兒的日子,他就跟沒這事一樣,活兒在哪里呢?很多時候,是在云端,如果你的運氣足夠好,那活兒,也十有八九不是你想要的。
你把一個軟件的運維托付給一個軟件企業,也就意味著,你把自己的業務、生意,甚至命運交給了一個很不靠譜的人。就拿我今天的遭遇來說吧,我要上網工作,卻發現,無論怎么努力,都進不了系統。電話打過去,對方告訴我,軟件地址變了!這么大的變動,他甚至沒有意識到,要跟用戶打個招呼……
跟一家審計公司的朋友交流,他跟我說,這幾年,許多行業的工資看漲,軟件行業是個例外。我很不解,甚至不大相信。今天我多少有些信了,以這樣的軟件和服務水準,如果要我掏錢購買,請恕直言,門兒都沒有。這樣的軟件從業人員,不用別人砍價,本身就掉了價。
責任心是每個職場人的第一素質。責任心缺失,干軟件好不了,改行干別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it知識庫:解開軟件從業人員的“受害者”心結,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